一 周六,晚十点,报业大厦编辑部灯火通明,只有三人办公,明日出副刊,不是很忙。 由于采访部没人,记者陈玫便拎着蛋糕和披萨来编辑部庆祝生日。 深夜发吃,拉仇恨。披萨还没全切好,编辑赵卫心急地从一大垛崭新的报纸中抽出一张,卷起一块肉丝披萨就要往口里送。徐总编正要出去碰见,一把挡住他,提醒他用报纸包的食品:油墨污染可致癌! 赵卫松开报纸包装,新鲜的肉松披萨,其黏黏的馅儿处沾染着微黑的油墨,还看得见些许字迹。 天雷滚滚,空气凝滞了一般。 徐总编走远后,几个职员叽叽喳喳聊开了。 编辑王雯斩钉截铁地说,快别吃,肉松披萨都污染变质了,扔掉。 赵卫可不听,说人家陈玫一番盛情,直接扔掉多对不起人家啊。 他取来蛋糕叉子,把带油墨的部分切除,连同废报纸扔进垃圾篓,接着把披萨完好的部分吃了。 吃完后,他舔了舔嘴巴,做出超美味很享受的样子。 刘薇薇是赵卫女朋友,在一起办公的编辑。 王雯对在吃蛋糕的刘薇薇说,看来是你们家面对局部坏了的蔬菜水果,是切掉烂掉的部分后,继续食用咯? 刘薇薇望了望赵卫,没说话。 赵卫表示长辈们都是这么做的,祖祖辈辈传授的经验。没有什么不好啊。 王雯请寿星陈玫发表意见。 陈玫说,自己要看心情,觉得恶心就直接扔掉;如果还行,切剥掉坏了的部分,继续吃。 刘薇薇声援,浪费可耻,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其余三人的意见一致,王雯略感压力。 她谈了一口气说,有时候,真理还真的在少数人手里。 大家都把目光投向王雯,知道她有话说。 二 多年前的王雯是名记者,买来果蔬放冰箱,先吃掉有变质征兆的,好的总留到最后吃,易于长久储存。局部坏掉的会切除继续食用,若烂掉的部位过大才扔弃,这和许多人一样。 直到有一次去湘西某个厂区采访,她的饮食观念才发生彻底改变。 厂区小学有个8岁的小女孩,叫荣荣,学习成绩很好。但荣荣上学老是迟到,衣服经常打湿,粘有洗衣粉,早上和午间她脸上常带着未干的果肉末,有时还散发出难闻的气味儿。 老师察觉后家访,荣荣爸爸因厂区安保不力,遇事故去世,母亲是个不识字的残疾人。荣荣跟着奶奶以拾荒为生。迟到是因为奶奶病了,她需要洗衣服。上学没钱买早餐,她就顺路去菜市场捡拾丢弃的水果吃。 因为王雯和老师的采访跟进,厂区给予了事故赔偿,也安置了生活困难的家属。 离开时,王雯看见灶台上放着一袋半发霉的馒头,旁边放着捡来的菜叶,知道这个家庭多年不食肉味。 她便转身给了奶奶几百块钱,同时叮嘱荣荣以后别吃烂水果了,不然对身体不好。 小女孩眨着天真无邪的眼睛说,味道挺好啊,为什么不吃呢?坏了剥掉就是。 王雯悲从中来。 赵卫接着说下去。 有印象,你这稿子是我编辑见报的。 后来你采访了湖南农大的营养学博士,他表示这种饮食方式不可取,即使切除果蔬已变质部分,其它部分表面上看起来完好,但其内部的生物结构已发生质变,产生了某些毒素,食用了对人体健康有损害。 博士意见是,只要果蔬出现任何变质征兆,最好全部扔掉;超市的特价水果蔬菜,也不推荐消费者购买。 王雯认为,多年前的新闻稿,赵卫仍记忆清晰,了不起。 赵卫摇了摇头说,别岔开话题啊。专家也是人,学术观点能不能接地气很难说。雯姐可以尊崇专家的看法,但更多普通人即使知道科学原理,也不一定具体去实践。 王雯耸了耸肩说,随便,因人而异,毕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反正自那次采访后,她再也不待见那些局部受损的果蔬等食物,坏了就整个扔进垃圾桶。 赵卫面显不满,举例道,人和动植物一样,都是有生命的个体,那么当人的机体某个器官或部位产生癌变,是不是要按照雯姐等同于处理果蔬的做法,把人的全部机体都丢弃不顾,直至终结其生命? 人的身体癌变了,当然是杀死癌细胞,或为防止病毒扩散,要保全整体,只是截除病变部位! 赵卫辩论完,像早晨啼叫完的公鸡。 王雯突然语顿,只好继续吃东西,把视线移开,左右旁顾。 三 刘薇薇打圆场,聊聊天而已,没有对错,都是为了健康考虑,搞得气氛那么僵干吗? 陈玫帮衬着说,东西还没吃完,大家无非多消化下,一定把桌上的蛋糕和披萨全消灭掉。 赵卫是个披萨控,他可不会放过任何大快朵颐的机会,手继续凑了过来。 陈玫念及,徐总编刚才路过,都没请他吃东西,真是失策啊。 赵卫不以为然地说,作为领导,高瞻远瞩,他是不会在意这些细节的。 陈玫说,我刚进来没几个月,是新人,对徐总编还不熟。前任总编倒是在传媒业界名气很大。 王雯说,前总编是个公共知识分子,关心时局,监控政策,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名气当然大了。 陈玫问:那他人呢? 刘薇薇回答,前总编因对标题审核不严,估计是文艺了一把,遭到政府宣传部门警告,调离总编职位,被安排到报业集团旗下一杂志社担任社长去了。级别没有变,离开报纸而已。 陈玫问,那个敏感标题怎么个文艺法? 王雯说,可能是借用网络语言,标题中出现了“天朝”二字,让人产生联想。考上公务员的朋友经常互相调侃,同朝为官,多多照应。我们老百姓觉得没什么大不了啊,但党政系统可不这么认为。 赵卫感叹,报纸一把手往往很难做的,当然,居其位,该行其政,正如《蜘蛛侠》电影中所强调——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陈玫说,说得也是。都知道回族人不吃猪肉,但有家报纸曾把克隆猪和穆斯林朝觐的图片放在同一版面,引起读者抗议,领导于是也被调离职位了。 王雯介绍,在我们这个编辑部,每年开斋节前后,各级领导也会在工作QQ群里,三令五申强调不要让猪肉和回族、穆斯林、伊斯兰等敏感字语同时出现。 陈玫手中的肉松披萨还没吃完,她边吃边问,你们当中没有回族人或伊斯兰教徒吧? 赵卫立即做出持续呕吐状,大家都被逗乐了。 四 王雯问陈玫怎么不和男朋友一起过生日。 刘薇薇笑了,人家小姑娘还没男朋友呢。 王雯提及在陈玫QQ间里曾看到一张照片,舞台上,陈玫着藏族裙,手捧鲜艳欲滴的红玫瑰,露出甜美微笑,而旁边站着个帅小伙,穿着一身别致的西服,摆出胜利的剪刀手姿势。 刘薇薇问陈玫,西服男是妳前男友么?陈玫点了点头。 采编业务流程上,人人都是八卦高手,恨不得每篇新闻稿子都以故事呈现。 每个媒体狗都是有潜质的侦探和心理分析师,女编辑们都会自诩情感专家和爱情大师。 王雯笑得诡异,悄悄给刘薇薇使了个颜色,于是两人学着以前安徽卫视的一个访谈节目,异口同声:“人间有真情,人家有真爱,爱传万家,说出你的故事!”与此同时,王雯左手大拇指与食指做出半边心形,刘薇薇右手也做出半边心形,在陈玫面前合成一个尖朝下的心形。 陈玫颇感意外,但瞬间镇定下来说,也行,不过要要她俩先分享。公平交换。 王雯表示她和老公是大学同学,毕业后就结婚,循规蹈矩,没啥好说的。 陈玫挥了挥手,说这个不能给Pass卡,好比采访部领导给记者审稿,做稿子若没细节,不能通过。 王雯恍然一悟,妳是新来的,那就与妳分享徐总编的爱情故事,这么多年一直是报社的美谈。 徐总编近二十年前在广州一家报社做记者,风生水起,在圈内小有成就,但他考虑到母亲多病,常在湘雅医院住院,于是干脆应聘到长沙的报社来。在回长沙的火车上,他碰见了个小姑娘,相谈甚欢。他下车时,小姑娘在睡觉。 约一年后的某天,徐记者在办公室写稿,热线前台打来电话,说有个女孩子在门口请求找人,按她描述的样子,有可能是在找徐记者。他本来以为是哪位采访对象,出来才发现是曾在火车上偶遇的女孩。 原来,女孩并没有徐记者的联系方式,也不知道他名字,只记得他在谈话中提及会在长沙做记者。在那个网络和通信欠普及的年代,为了在茫茫人海中找出一名记者,这个女孩找遍了长沙所有的电视台、广播电台、杂志社和报社,然后逢人就描述他的模样。 女孩一副风尘仆仆的样子,看见他时不禁流出眼泪,直接说,我至今对你念念不忘,做我男朋友,我们交往吧。再然后,女孩就变我们师母啦。注意,师母很年轻很美,比我大不了几岁。 千里寻夫,陈玫“哇哦”一声,啧啧称奇。 王雯动员旁边还在吃蛋糕的赵卫出来“以身说法”。 赵卫走过来,一只手挽过刘薇薇的肩膀,另一只手捡起桌上的餐巾纸擦了擦嘴: 很简单,我和薇薇是办公室恋情。当时薇薇对我有想法,但办公桌相隔很远。她于是找到编辑部主任,借口说自己身子虚,坐在靠门的位子容易受风寒,经常感冒不利于工作。而正有同事刚离职,我旁边的位子便腾了出来。于是我俩从远在天边变成了近在眼前,算同桌。然后呢,她在桌子下对我各种小动作。我这人耳根子软,就答应她了。 刘薇薇脸气得红红,推开赵卫的手说,你骗人,唬谁呢?你这种厚脸皮的货色,会有女人倒追么? 其他人听到都哈哈笑了。 王雯向陈玫解释,眼前这对编辑小冤家的爱情剧,她是一路见证过来的,人物角色、出场顺序、表演力度与赵卫口中所描述的,正好相反。 大家都开始望着陈玫,该轮到她分享感情经历了。 陈玫曾在北京某都市报做记者。有个同届男性校友叫徐睿,和她一起历经见习、轮岗和留任。徐睿点子多,创意也多,很勤奋,写稿量大,给予过陈玫很多新闻线索和策划思路。他俩一起采访过北京的各种人和事儿,联手与各个部门机构周旋过,也陪同踩过帝都的马路和老胡同。 在那家报纸的十五周年庆典会上,陈玫和徐睿两人合作了《在那遥远的地方》歌伴舞节目,由陈玫跳藏族舞,徐睿唱王洛宾的民歌。舞台上,徐睿很应景地穿着报纸花纹的西服套装,伴着歌声和舞蹈,集聚了全场所有人的目光。若按编舞,本该由女子踩着舞步伴着节奏向歌唱男子献上哈达作结,可是,当哈达快触及徐睿脖颈时,徐睿施展了个魔术,哈达变成了一束玫瑰花,徐睿单膝跪下向陈玫表白。这时,台下观众突然掌声雷动,提前策划的“在一起”的呼喊声此起彼伏。他俩就在一起了。可是幸福和甜蜜并未延续太长时间。 记者职业承载着媒体监督、促进社会进步的使命,却容易给别人制造可以了难的遐想,所以时不时会有受访者送红包,希望得到关照。 北京消费高,生存成本大,徐睿无论再怎么勤奋写稿,收入也有限,于是他把目光伸向了红包。陈玫多次提醒他注意分寸,但经多次争吵也没用。徐睿说,他要赚更多钱,争取在北京买房,要给予她更好的生活。 有一次,徐睿在京郊暗访了一个排污量严重超标的工厂。稿子提交后,厂长找到他,给了他五千元红包,意思是希望他息事宁人。徐睿向报社领导谎称,稿子内容很多地方尚需查实,请求暂缓发布。报社领导派其它记者核实所有细节后,认定稿件并无不妥,照常发布。见报后,排污工厂被环保部门取缔关门,记者收红包一事儿也被曝光,徐睿被报社除名。两人因理念不合,惨淡分手。 陈玫回忆感情经历的时候,目光一直投向不远处的垃圾篓,里面有赵卫刚才包裹油墨披萨的废报纸。 红包是个敏感话题,编辑们也不方便置评。考虑到零点整要传报纸电子版到印刷厂去,编辑们便各自散去,毕竟还有些扫尾的工作要去做。 五 第二天,周日晚编辑周一的报纸,编辑部全员办公。键盘的敲击声,此起彼伏。 这一周轮到赵卫担任评论员。 那几天最热门的新闻事件是,国内某省份交通厅频发腐败案件,前后陆续有多名厅处级干部“落马”,被处理。 赵卫针对这一现象写作评论文章,其在稿件中摘录了一句网友的话 “放进冰箱里的肉老坏,你说是换肉还是换冰箱”,使观点显得力透纸背,铿锵有力。 在随后的审稿流程中,很多同事都看见了这篇评论,觉得形象生动。直竖大拇指,点赞声一片。 不承想,走到最后一关,徐总编大怒,在工作QQ群中写道: “难道,这是属于清末民初,改良派和革命派的较量么?此评论分明影射要彻底革命,换掉当今政府。评论员是要我走人呢,还是你自己走人?” 旋即,报社新闻编辑部一阵肃然,沉默得真的能听得见针掉地上的声音一般。
罗星辰,靠谱的英语翻译,现供职于媒体,致力于用文字表达人性和记录社会百态。 掌上合工大自动发布 |
Discuz! X3.4内核驱动
© 2015-2016 QiaC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