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大坛子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新浪微博登陆

只需一步, 快速开始

写作者萧红和她的黄金时代

2014-12-22 23:23:46
22826
去看《黄金时代》前,也没想到这片子票房会这样差。走到电影院一看,偌大的一个放映厅,充其量只坐了稀稀拉拉十来个人,微博上的热闹和电影院的冷清造成了巨大的反差。


三个小时的观影过程中,不时有人起身离去,再也没回来过。我身边的一个阿姨一直在打嗑睡,看到有人跑进窑洞对丁玲说“萧红死了”,她睁开眼睛解脱地叫了句“呀,终于完了”,谁知道后面还有一个多小时呢。她嘟囔了一阵,还是退场了。

我看这部电影是冲着两个人去的,许鞍华和她要拍的传主萧红。拍了大半生的电影,许鞍华几乎没有让人失望过,从早期的《投奔怒海》、《客途秋恨》到巩固地位的《男人四十》、《女人四十》,再到近期的《桃姐》、《天水围的日和夜》,没有任何一个导演比她更擅长刻画香港小人物的喜怒哀乐。我最喜欢的是女人四十,四十岁的萧芳芳一亮相,就出手麻利地把一条活鱼拍死,好以死鱼的价格买回,这一幕真是神来之笔,怎么称赞都不过分。


很奇怪的是,当许鞍华试图把同一套移植到内地人物中来时,水准就会下降。尽管下降得不明显,熟悉她的观众还是看得出来的。《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如此,这部《黄金时代》也是如此。


巧的是,两部电影的编剧都是李樯。李樯是那种个人风格很浓烈的编剧,可以说,他只为文艺中青年编剧。他有很大的野心,创作态度极其认真,所以才会有《立春》这样的精品。在中国电影界,导演基本大过天,但只要是李樯沾手的电影,就会呈现出很强烈的编剧主导的风格。


问题是,为什么两个态度都很认真的严肃创作者凑在一起,拍出的电影却并不好看?


你可以指责当今电影市场严重堕落,以至于拍点严肃题材根本吸引不了小年轻们往电影院跑。可是,去电影院看这片子的就算不是文青,至少也是伪文青,他们对萧红以及她身后的时代并不特别陌生,但是为什么,就算冯绍峰再帅、汤唯再有文艺范儿,也留不住他们毅然离开电影院的脚步?须知他们可是掏了票钱的。


请相信我,并不是每个去电影院看《黄金时代》的观众都是冲着八卦去的,有时候,观众们的要求很简单,走进电影院就想看个完整的故事,有血肉,有高潮,起起伏伏,精彩跌宕。如果这也没有,至少得有形象丰满的主角,引起人们对其命运去向的强烈兴趣。


可在看这部片子时,很多观众就像我身边的那个阿姨一样,唯一关心的就是“萧红怎么还没死呐”。显然,就算他们曾经对女主有过兴趣,这点兴趣也被导演和编剧的叙述手法给折腾没了。


很多人评价说,《黄金时代》拍得像伪纪录片,请了一帮子演员扮演左翼文学青年,时不时蹦出来对萧红的生平点评两句。手法是够创新的了,可这样让人很出戏好不好?


其实这手法也算不上多新,不信的话可以去看看关锦鹏的《阮玲玉》。那里面直接让扮演者张曼玉去评述她所扮演的阮玲玉,新旧两个时代穿插,是典型的二元结构。《阮玲玉》我只看过一遍,至今还念念不忘,认为是传记片中的杰作。


阮玲玉和萧红一样,情史坎坷,还都死得早,光这两点,已经足以让她们在一个奉行嫁得好才是真的好的国度里,被刻上遭人嫌弃的红字。但关锦鹏着实厉害,硬是把阮玲玉所谓“被嫌弃的一生”拍出了美感,让人为阮玲玉的命运无限叹惋。我还记得电影高潮处的层层推进,看过的人都会为阮玲玉的早逝不值。


比较起来,《黄金时代》中的萧红只会招致一些观众的刻薄,尤其是女性观众,她们不曾挨过穷,也不曾意外怀过孕,在老是贫病交加的萧红面前,简直优越感爆棚。这和她们一贯以来的优越感有关,但电影的叙述失当也难辞其咎。兴许是为了向《呼兰河传》致敬,《黄金时代》拍成了一篇事无详细的散文,但文学和电影是不同的,《呼兰河传》有诗的韵致,《黄金时代》却只让人感到拖沓冗长。诚如人们所说,这部电影让热爱萧红的人更热爱她,却无法让原本不喜欢她的人喜欢上她。


抛去萧红的作家身份,做为一个普通人的她的确并不讨喜。她自我、神经质、不够世俗圆滑,电影中许广平也抱怨说:萧红她天天来,我有什么时间陪她呢?电影对她的这些缺点毫不讳言,这些都没问题,如果优点足够突出的话。


可惜片子并没充分拍出萧红的光彩之处来。就如何突出一个天才女作家的写作自觉和天赋,李樯和许鞍华为之费了不少的劲。有两个片段很打动我:
一次是萧红和萧军发生争执,萧军要留下来打游击,萧红说:我只想要一张安安静静的书桌写作。


还有一次是萧红和端木在河边闲谈,端木说到别人批评她的小说写得不好,她自负地说:有一种小说学,小说有一定的写法,一定要具备某几种东西。我不相信这一套。有各式各样的作者,有各式各样的小说。


萧红历来都被归入左翼文学的阵营,实际上她的作品在左翼中是异数。她对政治并无兴趣,后来嫁给端木,僻居于香港,都可以看做是对政治的逃离。从这些片段的处理来看,《黄金时代》还是胜出电影《萧红》一筹的。



但还是拍得不够充分。也许是作家的传记片难拍,不像音乐家或者画家,大可以凭一首曲子或一幅画打动观众,作家的文学成就,实际是很难影像化的。李樯和许鞍华没辙,只得让萧红的老朋友们一个个轮流出镜,给她在文学史上一个盖棺论定的评价。这种手法有点用力过猛,没读过萧红作品以及读过也没爱上的观众显然并不领情。


当然还是有出彩之处的,除了上述的探索之外,《黄金时代》中的不少群像人物很出彩。我特别喜欢郝蕾饰演的丁玲,真是敞亮爽朗,出镜不过几次,已经让人过目不望,我都想去再读她的《莎菲女士的日记》了。王志文扮演的鲁迅也不错,拿腔拿调的话剧风略有点重。如果看了这部电影后,能够引起人们对萧红、丁玲、鲁迅等人作品的兴趣,倒是真正的适得其所了。


最出彩的还是片名《黄金时代》。做为一个普通人,萧红一生颠沛流离、困境重重,做为一个写作者,她追求过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黄金时代。对于女人萧红来说,那是她最坏的年代,对于作家萧红来说,何尝不是她最好的时代。


近来忽然热闹起来了,人人争说萧红,说来说去,焦点无非聚集在她和几个男人的故事上。这样的热闹,我想萧红一定是不需要的,像我这样深爱她的读者都觉得不需要。 很多专栏作家写影评爱揪住萧红的私生活不放,对此我总是想,同样是写东西的,你怎么不自问下有没有写出过《呼兰河传》那样的作品呢?当然,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嫁个好男人,有个好工作,没事写写专栏,赚点零花钱,那已经是金光闪闪的黄金时代了。至于作品能不能传世,谁稀罕?


看看萧红吧,呕心沥血写出那么一部《呼兰河传》来,到如今,流传下来的还不就是她的绯闻,日子这么忙,谁还耐烦去看一个过气民国女作家的书啊。
黄金时代.jpg
掌上合工大自动发布
收藏
6 条回帖
liangzaiLV.32014-12-24 07:46:53
看得睡着了
hfuter管理员2014-12-24 08:07:10
liangzai 发表于 2014-12-24 07:46
看得睡着了

没去看
zia坛子官方团队2014-12-24 12:52:33
liangzai 发表于 2014-12-24 07:46
看得睡着了

别说出来
liangzaiLV.32014-12-24 16:30:51
zia 发表于 2014-12-24 12:52
别说出来

哈哈哈
进退维孤LV.52015-1-5 00:23:43
有一个人应该很喜欢看《黄金时代》,看完电影回头再看书,于是我也尝试去看看,结果在图书馆找到了王小波的《黄金时代》,看了前两页就觉得王小波是个流氓,就扔了。后来我才从ta那儿知道是电影名字骗了我。。。
zia坛子官方团队2015-1-5 08:00:06
进退维孤 发表于 2015-1-5 00:23
有一个人应该很喜欢看《黄金时代》,看完电影回头再看书,于是我也尝试去看看,结果在图书馆找到了王小波的 ...

王小波的时代三部曲不错  黄金时代前面写的有点色色的   要一直往后面看   王小波的书还是不错的
需要登陆后才可进行回复 登录 新浪微博登陆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工大坛子

GMT+8, 2024-5-3 02:26 , Processed in 0.341560 second(s), 54 queries .

Discuz! X3.4内核驱动

© 2015-2016 QiaCao.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