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似水,佳期如梦,蓦然回首间,四年的大学生活已渐入尾声。大学是一个青年人的舞台,他们用青春的力量为人生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过去的四年中,宣城校区机械工程系的两位双胞胎兄弟宛若冉冉升起的“双子之星”,为众多新生点亮前行之路。他们风雨同舟,甘苦与共,并肩书写人生华章。他们,就是来自2015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制冷)专业的施森与施渺同学。他们成绩优异,全面发展,双双保送至西安交通大学继续深造,并一同荣获“安徽省品学兼优毕业生”称号。 以立志为根基 笃定追梦生涯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大学生党员是“中国梦”的践行者与推动者。施森与施渺同学自大一入学便积极向党组织靠拢,顺利成为第一批推优对象,随后参加入党积极分子班深入学习。期间,他们双双荣获“优秀团员”荣誉称号,并顺利成为发展对象。2016年底,他们光荣地成为校区2015级第一批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预备党员,于2017年底顺利转正。 入党的历程不仅是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也是他们党性修养不断提升的过程。虽然年轻稚嫩,却不断追求真理。他们自觉开展“两学一做”,尤其是认真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的论述摘编》等专题论述,在学习过程中,他们深切感受到习总书记对广大青年学生所寄与的厚望;在学思践悟过程中,他们深刻领悟到只有夯实理想信念才能补足精神之钙,只有追寻中国梦才能找准方向。从理论到实践,他们更加自觉地与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更加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不断提升思想品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终身。 以勤学为路径 矢志青春奋进 大学生党员要做“中国梦”最实在的践行者,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勤学修身。他们热爱学习,勤奋踏实,平时注重与同学们交流学习,均取得了优异成绩。施森同学连续三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与校一等奖学金,并荣获“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机械工程系“十大星光人物” 等荣誉称号。施渺同学连续三年获得国家奖学金,综合测评成绩均为专业第一,并荣获“优秀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 在学好专业课程的同时,他们也经常参加各项科技竞赛和创新研究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拓展自我知识面,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他们共同努力获得了“2017中国工程越野机器人大赛暨国际公开赛”工程越野项目全地形赛项目比赛一等奖,共同参与了2017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机械自锁停车装置》并结题优秀。特别是大三学年,他们荣获的第八届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安徽赛区一等奖,从设计图纸的再三讨论与修改,到实验样机的制作与验证,再到实物制造的机械加工、装配与产品喷绘,这一系列的工作都在团队的齐心协力下顺利完成,让他们感悟颇多。大四学年,他们也并没有选择短暂的安逸,而是继续努力。参加了第九届安徽省“双百”大赛并获得省级三等奖。 这些竞赛和项目培养了他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他们始终清楚成长之路是漫长、艰辛而充满挑战的,但他们不畏艰难,相互勉励,共同进步,共同争做勤恳踏实的工大学子。 以严谨为标尺 工作不遗余力 习总书记说:“全党同志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施森与施渺同学时刻明白要将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践行到实际生活当中。 作为各自班级班长的他们,都积极服务于班级同学,及时向老师反映大家在学习生活上遇到的困难,组织各项主题班会和学习互助会等班级活动。在他们的带领和影响下,所在班级学风优良,学习气氛浓厚。他们也荣获“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作为寝室的一员,他们关心室友,营造温馨的宿舍氛围。作为班长,他们经常去同学们宿舍,了解关心大家的生活情况。他们作为辅导员助理,积极协助老师完成各项工作,做事认真严谨,不失效率。在党支部里,施森同学担任学生第二十二党支部组织委员,施渺同学曾担任学生第十四党支部纪律委员和宣传委员,他们认真落实支部的各项任务,从自身做起,重视党内政治生活,带动支部其他党员同志不断提升自我,丰富精神生活。 施森与施渺同学在工作上不遗余力,认真负责,为同学们着想,为班集体着想。奋发作为、苦干实干是他们的担当,严谨认真、一丝不苟是他们的标尺,出色的工作能力和端正的工作态度是他们综合素质最好的验证。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施森与施渺同学立志成为综合素质兼优的工大人,并为之不断努力奋斗着。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莫要辜负光阴与青春;以梦为马,不负韶华,莫要忘记初心与使命。尽管前路漫漫,航灯谜烁,但每一位学子一步步走来,都将不断修正航向。从迷茫到改变,从期盼到拼搏,工大学子将不断向自己的人生新目标进发!披荆斩棘,开创未来,中华有为之青年定将担起中华崛起之重任!(机械工程系 文/图) ![]() |
0 条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