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道路、广场、湖泊等是校园物质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学校办学理念、精神文化和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承载着学校的历史传统和价值追求,在传承校园文化、凝聚学校精神、展示学校形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进一步提升校园文化内涵,加强校园人文景观建设,2014年9月,宣城校区启动了征集楼宇、道路等设施文化命名活动。在校区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参与下,共征集到作品上百份。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研究,认为目前校区的发展建设日臻完善,命名条件相对成熟。现将初步确定的第一批道路、广场、湖 、亭、山命名予以公示。 一、道路(共10条) 校区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道路的命名以 “立德树人”为基础,南北向的道路命名以“德”字为核心形成命名群,如明德、厚德、尚德等,东西向的道路命名以“人”为核心形成命名群,如聚英、集贤等,并结合沿路相关建筑或地理特点来确定。 第①条:从校区北门到图书馆景观大道,命名为“明德大道”,出自《大学》首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第②条从行政楼东侧到景文楼教师公寓,命名为“崇德路”,寓意崇尚道德,推崇德行。 第③条从学生公寓10号楼到工程实践训练中心,命名为“厚德路”,取自校训。 第④条从大学生活动中心南侧至图书馆,命名为“修德路”,出自《左传·庄公八年》,寓意修养德行、行善积德。 第⑤条南区学生食堂到二期田径场,命名为“树人路”,出自《《·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第⑥条从东大门到敬亭学学堂西侧,命名为“聚英路”,寓意汇聚天下英才。 第⑦条从二号桥到新安学堂北侧,命名为“集贤路”,寓意聚集贤才。 第⑧条从大学生活动中心北侧到图书馆南侧,命名为“育才路”,指培养人才 。 第⑨条:从校区网球场到南区青弋江学生食堂,命名为“滨河路”,切合靠近护校河, “滨”通“濒”。靠近;临近。 第⑩条:从校区南门到敬亭学堂北侧岔路口,命名为“霞飞路”,出自唐代《》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 二、广场 行政楼门前的校前广场,命名为“东来广场”,切合从东大门进入,取“紫气东来”之意。 三、湖 、亭 校区中心湖面,命名为“景明湖”,湖中心待建小亭,命名为“春和亭”,取“春和景明”之意。 四、山体 校区南区教师公寓北侧山丘,命名为“西霞山”,取自“日落西山红霞飞”。 五、对上述命名,如有意见或建议,可通过电话、电子邮件和书面等方式向党政办公室反馈,截止时间为5月22日(联系人:陶孟明,联系电话:3831012,邮箱:tmm1963@163.com)。 宣城校区管委会 2019年5月16日 |
0 条回帖